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進“傳承老科學家精神 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在行動”專項工作,4月12日,華南植物園舉辦陳封懷教授逝世三十周年紀念報告會暨傳承老科學家精神主題黨日。黨委書記/副主任魏平、副主任葉清、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海、陳封懷之子陳貽竹、學生代表,以及黨員、職工、研究生90余人參加。徐海主持會議。
魏平在致辭中指出,陳封懷教授是一位愛國愛黨、甘于奉獻、具有深厚學術造詣的植物學家和植物園規(guī)劃建設專家,是一位樂于提攜后掖、甘為人梯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擔當?shù)乃L和植物園主任。他繼承了家族優(yōu)秀文化基因,還是一位畫家、詩人,是中國近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他被譽為中國“植物園之父”,提出植物園規(guī)劃建設要體現(xiàn)“科學內涵、藝術外貌”的理念至今仍被推崇、遵循。他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全心全意培育人才,大力提攜青年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為我國植物學發(fā)展、推動國內外植物園規(guī)劃建設及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報告會上,陳忠毅研究員以陳封懷入黨經歷為切入點,講述了他愛國奉獻的科學家情懷。同時,結合老照片和陳封懷的詩畫,全面介紹了他在華南植物園期間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方面的工作。最后以陳封懷的詩句“植物學家丹青手、一片丹心待后守”,表達了陳封懷對青年科學家和研究生的殷切厚望。陳貽竹以《追憶和期望》為題,追憶父親創(chuàng)建廬山植物園的艱辛坎坷,以及陳封懷服從國家安排,輾轉南京、武漢、廣州建設植物園的艱辛經歷。陳貽竹認為學習前輩的精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秉持是我們對先人最好的緬懷,也是對未來的期望。陳封懷的學生夏念研究員回顧了陳封懷不畏條件艱苦、不懼個人安危,致力科研、服務國家的感人故事。檔案室彭玉香以《走進去,跳出來——淺談陳封懷教授紀念集編研》為題,結合陳封懷紀念集及紀念視頻的編纂、名人檔案收集整理工作,深情講述了對老一輩科學家精神的理解與感悟。會上,大家追思和緬懷陳封懷為中國現(xiàn)代植物園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植物分類學研究作出的重要貢獻,學習他嚴謹治學、開拓創(chuàng)新、拼搏奉獻、提攜后進的治學品德,表達對他的深切思念。
會后,與會同志聚集在陳封懷教授塑像前,4位研究生飽含激情地朗誦了由夏漢平同志創(chuàng)作的詩歌《你是一棵紅棉——‘中國植物園之父’陳封懷教授頌》,表達了對陳封懷的敬仰之情。隨后,魏平、葉清向陳封懷教授塑像獻上鮮花,大家向陳封懷塑像鞠躬敬禮、默哀以表達深深的懷念。大家紛紛表示,陳封懷厚植內心的愛國情懷,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嚴謹求實、追求真理、默默奉獻的高尚情操,以及集智攻關、團結協(xié)作、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其所體現(xiàn)出來的高風亮節(jié)及高尚情操值得傳承與弘揚。
陳封懷曾任華南植物所副所長、所長、植物園主任。1936-1961年先后創(chuàng)建廬山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武漢植物園,1962年起對華南植物園的建設與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中國現(xiàn)代植物園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植物園之父”。陳封懷是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對中國報春花科、菊科、毛茛科及中國的栽培植物均有深入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中國報春花科植物系統(tǒng)分類研究”于1993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徐海主持會議
陳忠毅研究員作報告
附件下載: